【西双版纳州实施“三抓三促”强化千里边疆党建长廊】(之十五)龙利:党建引领暖人心 小康极边第一村

春韵勐海
2021-10-06 00:09:18
logo 语音播报


编 者 按:

近年来,西双版纳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委决策部署,通过抓党建促强边固防、促乡村振兴、促基层治理(简称“三抓三促”),持续强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,筑起了一道“组织强、边民富、边防固、边疆兴、边关美”的千里边境线。我们持续刊发西双版纳州“三抓三促”的经验做法,供学习交流。



龙利,傣语意为“打铁的地方”。龙利村民小组隶属于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,位于打洛镇西南部,距镇政府4公里,与缅甸接壤,国境线长1.7公里,有4块中缅界碑。


近年来,龙利村民小组坚持党建引领,把守护祖国领土完整作为己任,以边境小康村建设为重点,推动边境小康村建设与强边固防“四位一体”建设项目有效融合,抓实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、基层治理等工作,实现了党建与发展双促进,将党的“神经末梢”延伸到边防线上,不断夯实守边、固边、兴边、美边、稳边、强边基础,奏响了一曲“组织强、边民富、边防固、边疆兴、边关美”的边疆群众幸福生活乐章。

图片

齐心搬迁守边

1996年7月打洛江突发洪水,淹没了龙利村民世代居住的寨子,村民决定整村搬迁。当时可供选择的搬迁方案有2个,一个是搬迁到镇区,另一个是搬迁到国界线附近。党支部积极主动担负起组织群众守护国界线的职责使命,召开党员大会、群众大会商议,决定整村搬迁到国界线附近,并于1997年1月完成整体搬迁。全体村民响应党支部号召,主动将新寨搬迁补助款6万元全部用于创办村内小学,将全民国防、边防教育等作为重要教学内容,春风化雨、润物无声、深耕细作,使国家、国门、国土、国民、国防意识深入人心,形成扎根边疆、为国戍边的广泛共识,凝聚起党员干部、群众合力守边的强大合力。


图片

改善条件固边

搬迁后,结合村内基础设施薄弱、人居环境脏乱差、无集体经济的实际,党支部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支持,统筹各方力量和资源固边兴边,整合易地搬迁、边境小康村、强边固防“四位一体”等项目资金,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,直击抵边地区人民群众最直接、最迫切、最关心的问题,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提升改造、村集体经济发展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、人居环境整治、兴边富民“五大工程”,实现了“水电路网”全通,建成了便于村民出行的“极边感恩第一桥”,完善了党群活动室、篮球场、公厕等配套设施,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,边民安居守边条件得到改善,服务发展和保障守边能力全面提升,确保边民不流失,守边不弱化。

图片




发展产业兴边

党员干部切实发挥“领头羊”作用,带领群众积极探索产业发展,采用“长短结合”的方式,培育形成了“橡胶+水果种植+农作物+庭院经济”的特色产业结构,打造出“林中有橡胶、田里有作物、院内有瓜果”的生态经济景观带。目前,全村种植橡胶700余亩、火龙果100余亩、菠萝蜜20余亩、小瓜等农作物60余亩,户均产业达到15余亩,2020年实现产值578万元,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.6万元。现在,党支部的凝聚力、带动力越来越强,党员带领群众发展的致富路越走越宽,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,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,不但带来了新思想,也带回了新技术,使边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致富梦。

图片

保护生态美边

党支部牵头修订完善村规民约,贯彻“有林才有水、有水才有田、有田才有粮、有粮才有人”的傣民族朴素生态观,明确不准破坏森林、污染水源等,使保护生态资源成为全村刚性约束,化作行动自觉。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生态文明理念,党员干部、群众一同签订《保护森林资源户主承诺书》,持续开展植树造林、国土绿化行动,全村林地面积达到380余亩。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建设美丽家园统筹起来,通过“党支部+农户”的方式整治人居环境,开展村庄清洁美化提升行动,打造出了“村外有作物、村内有美景;庭院花草香、室内卫生好;望得见山水、留得住乡愁”的龙利田园观光综合体。突出发挥党员干部“头雁”效应,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,在率先保持自家庭院干净整洁的同时,主动作为、积极引导,对村民不文明行为进行耐心劝导和纠正,全村形成“党员带头群众赞,百姓跟着党员干”的良好局面。

图片

睦邻友好稳边

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,龙利村民小组与相邻缅四特区曼回村有着山水相连、人文相亲、贸易相通的历史渊源,双方超过一半的村民有亲缘关系,现有12对跨国婚姻。依托邻边区位优势和沿边开放政策,龙利大力发展边民互市贸易,2019年全村边民互市贸易总额达100余万元,村民收入大幅增加。党支部把维护双边和睦和谐摆在突出位置,自觉当好巩固传承中缅胞波情谊的排头兵,不断深化与相邻缅四特区曼回村的人文交往、工作交流,在疫情防控、边境管理、产业互助等方面建立了联合行动、联通治理、联动发展等机制,延续了世代友好相处的情谊,中缅胞波情在国界线上绽放出绚丽花朵。


图片

党建引领强边

整合各方力量参与建立“党员+N”网格治理责任体系,由1名党员、民警、团员、妇女和民兵联系5—10户村民组成7个网格,形成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新格局。全村无黄、赌、毒案件发生,无邪教非法活动,无参与偷越国(边)境和走私护私等违法行为,2018年荣获县级“反邪教示范村”称号,是边境平安和谐村的典范。实行“做事多商量、遇事多商量、有事多商量”的“三事”工作法,建立“邻里事、邻里议、邻里定”的乡邻互助体系,化解村民大小纠纷,解决基层治理难题。健全“军警民”管边控边、护边稳边机制,常态化联合开展“守村护寨走边关,军民同踏巡边路”活动,依托界务员、党员、民兵护村队和村民用心守护祖国每一寸土地,切实扛牢强边固防政治责任,确保巡边护边工作形成常态,实现国门到村寨、边境到家门的闭环管理,有效提升服务边民和边境管控水平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、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、一个村寨就是一个连队、一个村民就是一名哨兵”。


来  源 / 西双版纳先锋
编  辑 / 王楠菁
责  编 / 李   沿
监  制 / 陈启发

全部评论
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~

打开春韵勐海客户端,查看更多内容
立即下载
发送